山东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呢?
、插柳植树
济南、城乡过去有插柳于门,妇女、儿童头戴柳枝、柳球的习俗。据说这种风俗是为了纪念神农氏,后来发展为表示长寿的美好愿望。后来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而插柳、栽柳却盛行不衰,并推而广之,继而在清明时节演变成植树造林。现在每到清明前后,山东各地都展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
2、荡秋千
清明时节在济南、青岛等地,还流传荡秋千的习俗。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秋千荡得越高,就预示着将来的日子过得越好。于是女子们便都放下矜持,兴高***烈地荡秋千。在荡秋千的过程中,男子们在帮忙推、送秋千时,容易获得女子的好感,也为年轻男女交往创造了好机会。
3、放风筝
自古以来在清明节前后,青岛就有放风筝的习俗。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4、斗鸡子 鲁北地区还保留了南北朝时清明“斗鸡子”的习俗,在这天以煮热的鸡蛋互顶,谁的鸡蛋先破,谁就是输。

山东清明节吃什么
1、面燕。早时青岛就有在清明节做“面燕”的习俗。相传为了纪念介子推,民间还将面燕称为“介推燕”。在过去,妇女们不仅做面燕的技巧娴熟,而且还能做出各式各样、神态各异的面燕。面燕的种类很多,有单头的、双头的、平翅的、别翅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就是大燕背小燕。
2、单饼。每年清明期间,青岛还有做单饼的习俗。所谓单饼,就是一张用面做成的薄薄的小饼,上面放些大葱、煮鸡蛋等,卷起来吃。
3、冷煎饼卷生苦菜。泰安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的习俗,据说吃了能使眼睛明亮。 4、鸡蛋和冷高粱米饭。莱阳、招远、长岛有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的习俗,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 5、馒头。威海、栖霞、黄县等地全族公祭祖坟后,一起吃祭后的馒头及菜肴,称为“房食”或“祊社”。
山东地区过来清明种瓜需要育苗吗?
需要
瓜菜或者豆菜的苗期一般需要二三十天,我们可以往后退二三十天也就是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这段时间应该是菜秧的移栽时间,最低气温应该在12℃以上。虽然和瓜类蔬菜相比,茄果类蔬菜要耐寒一点,但是露地栽种时间也不用区分得太清楚,也是在4月下旬开始移栽。
山东省清明节去哪儿玩适合小孩子?
济南动物园 。济南动物园是孩子们喜爱的乐园之一 这里仿佛是现实版的“疯狂动物城”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悠闲地躺在竹林中……清明节去那儿玩适合啊
山东博物馆清明人多吗?
4月5日,清明***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各大文化场馆也迎来客流高峰。在山东博物馆和山东美术馆,从早上8点开始就有众多市民排起长队等候入场,排队的场景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每个场馆接待的游客数量均达到近万人次。
山东有哪些与清明有关的美食?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祭祀祖先,缅怀先人。
同时,在古代,清明这一天除了祭祀的活动,还有很多传统的食物是在这一天必吃的,有些时时令食品,有些是特指的供品有这特殊寓意。
而这些特殊的食品,在不同的地方也不一样,就连在山东省内的不同地区也有着不同品种,也蕴含着不同的寓意。
比如在泰安,人们会做饼卷苦菜。在清明前后,泰安各种野菜萌发,泰安人清明要用冷煎饼卷生苦菜吃,有说法说这种吃法有明目的作用。在泰安的东平地区还要用菠菜、杂粮蒸制面食,名为“多打”,祈盼能多打粮食。
此外,在烟台人们会做面燕吃高粱饭。在烟台莱阳、招远、长岛等地,清明节要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莱阳等地还有“清明不冷食,冰雹下满地”的说法。在烟台莱州女人清明要做五颜六色的面燕,口中还要衔小红布条,做的时候很用心,因为大家要以面燕来评论女人的巧拙。而栖霞的面燕造型则比较古朴自然。莱州的清明没有与寒食节合并,单独以三月三日为寒食节,称为“穷节”,吃高粱米粥和菜饼子。
烟台的讲究比较多,到了栖霞、龙口等地,合族公祭祖坟后,大家要一起吃祭余的馒头和菜肴,这被当地人称之为“房食”或“枋社”。有意思的是,除了人过节,牲畜也过节。烟台的海阳地区的人清明不仅不使唤、打骂牛,还会给牛、驴、骡、马等大牲畜每头一个玉米饼子,有“打一千,骂一万,清明节,管顿饭”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