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工业大学第五轮有a+吗?
- 谁是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最大赢家?北大、南大还是浙大?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五轮学科排名?
- 南京理工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
- 第二波疫情高峰预计什么时候开始?与第一波有何不同?怎么应对?
南京工业大学第五轮有a+吗?
有。
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南京工业大学的A+学科为化学工程与技术。
南工大是过去的南京化工学院,化学领域十分强悍,近年来就业也很好。虽然该专业以建筑、化工、土木、应化、机械等几个大专业为主,但是学校也有专门的学院。
谁是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最大赢家?北大、南大还是浙大?
首先,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未公布,无法用具体数据论证,但不论结果有否,要说最大赢家永远是清华北大。
其次,大部分学校都是赢家,有的增多了,有的升级了,有的突破0蛋,这里面原因大概是水涨了船也多了,试想,如果一个学科有100个学校参加评估,A+最多2个,如果有200个学校参加,A+可以翻倍到4个,其它8个级别A、A-、B+......情况类似,也就是:在各个档次的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参加评比的学校(分母)增多了,各档次得奖者(分子)也等比例增多了。这轮参评单位和学科数量肯定是增多的。
最后,学科评估只是高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其中一个评价标准而已,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水平,就像考试一样,高分不一定高能。另外,很多好学校受地域影响,竞争不过地域优势的学校,逐年下降,这不是它的错,这是社会价值观不正常的结果。
根据第五轮学科评估的预测来看,北京大学会成为本轮评估的最大赢家,学校的A+类数量有望达到了31个,北大的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公共管理等文科类专业都得到全面提升,就成为A+类学科。
目前以学科评估结果的真实性来说西交大的真实性最大,只有西交大在其***一次讲话中明确提到第五次学科评估A+上升到5个!其它的不是道听途说就是根据一句话推断!要不就是个人预测不足为信!
举个例子,华科在很早以前就公布它的电气升到A+,有人在学科评估下达各学校以后华科至今没有透露任何评估结果的情况下把电气加上它原来四个A+得出华科五个A+,可又有人爆料华科只有三个A+,到底该***用那种数据?
数据的真实性都难以保证怎么去判定谁是最大赢家?
第五轮学科评估于2019年11月通过《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从2020年11月正式启动,至2022年7月顺利完成,历经3年。
至于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的公布时间,官方暂未透露。
目前知道的消息,都是各个学校在分析总结第五轮学科评估数据和结果,或者是年末的会议总结性会议上曝光出来的。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官方公众号在题为“新年贺词|北大经院院长董志勇:重塑下一个春天”的文章中透露,北大经济学院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喜获“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双A+。但是应用经济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是就是A+,本次评估等于是新增了一个“理论经济学”为A+。
南京大学
12 月 31 日,南京大学文学院官方公众号在题为「南京大学文学院2022年十件大事」的文章中透露,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文学院取得优异成绩。
南京大学并未有其他消息说明评估的具体情况。
浙江大学
1月1日,浙江大学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绝大多数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可喜进步。
至于更详细的结果,目前不管是官方还是各个学校,并未完全公布,此时说哪个是最大的赢家,还为时尚早。
不能说最大赢家输家之类的话,实力评估靠的是实力,而不是投机取巧。得分高排名靠前只能说明投入大,基础工作做得扎实,而且这些排名都是动态的,也没必要太迷信这种排名,只不过是人生所经历的一个站台而已,跟目的地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五轮学科排名?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专业是这样排序的生物医学工程、核工程核技术、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机器人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应用化学、辐射防护与核安全、飞行器适航技术、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王牌专业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机械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南京理工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
截止到今日第五轮学科评估教育部还没有正式公佈,因此讲南京理工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无法解答但参照第四轮肯定会提高,第四轮学科评估有一个A+一个A一,4个B+,7个B。
第二波疫情高峰预计什么时候开始?与第一波有何不同?怎么应对?
我估计第二波疫情高峰将出现在,2023年1月8日到春节前后这两个时间段,原因大家都知道。
和第一波相比情况更复杂,入境政策放宽了,各种变异毒株有可能进来,加之春节人员流动大,感染面有可能增大。
如何应付?听从国家安排、做好个人防护,重症一定去医院冶疗,尽量降低死亡率。
什么时候开始没有人能说得清,专家也不行。若说不同,按照一般经验,应该毒性更轻些,当然凡事都有例外。至于如何应对,经过一段时间的手忙脚乱,应该更有经验,更从容一些了。
顶计第二波疫情很可能没有,因为第一波疫情国民全被感染了,都有了抗体,哪来的第二波。还有另一种预测第二波疫情很可能会在春节前后,人员大流动,南北毒株交加,互相感染,造成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叉感染。出现第二波高峰。只要是感染没有不同,感染都是一样的。在春节前后人口大流动时,最好做到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消毒,能不带的东西尽量不带,两手空空荡荡回去,尽量避免带毒回家。给家人增加不便。祝打工人一路平安,健康安全快乐到家。
如果国内还是这些“型号”的***传染。那***的毒性就这样了!没有第二波的可能。还是第一波的延续。
如果国外的新变异***“地狱犬”大量的传入中国。第二波有可能。
怎样应对?
“一阳”后身体还虚弱。免疫系统刚和***打完仗,需要长时间修复。身体不要劳累!我们还是要坚持科学防疫。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坚持带口罩。避免“二阳”。
国内第一波疫情的峰值基本上都已经到了甚至已经过了,那第二波的疫情高峰期预计会在什么时候开始呢?它跟第一波疫情又会有什么不同呢?人们究竟该怎么应对呢?
01
一连串的好几个问题,其实最关键的还是第一个问题,即第二波疫情到底会不会来?究竟会不会有?如果再也没有第二波疫情的到来,那后面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了。
我们根据国内中疾控的大专家曾先生预测和判断,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城市和地区社会面的人员感染率都非常高,基本上都达到80%甚至以上,这种情况下,国内再有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并不大了。
出现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疫情的情况,往往是第一波的疫情感染率只有20%或者30%,然后一段时间以后再出现第二波疫情,感染率达到30%到40%,这都是有可能的。
02
但现在的问题是,第一波疫情的感染率实在是太高了,超过80%以上的人都已经感染了,这波疫情过后,最终一直没有被感染的人,估计也就剩下10%左右了。
这10%左右的人在第一波疫情中没有感染,他们在第二波疫情中就一定会感染吗?会成为被感染的主力军吗?这个可能性也是不大的。就算有第二波疫情,他们之中往往也只会有一部分人被感染。
那,在这种情况下,疫情还会不会出现第二波呢?这确实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在易感人群数量这么少的情况下,真的非常有可能不一定会有第二波疫情了。
03
个人认为,曾大专家的这种推测和预判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生物学有生物学的规律,疫病也有其流行规律和特点,***也不例外。
如果说第二波再流行,除非是有一种全新的变异亚种或***亚分支出来,我们所有人通过这次感染中所具备的对***的抵抗力,面对新的亚种完全没有作用,这才有可能会出现第二波的疫情发生。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另一次的疫情开始了,并不是这一次疫情的第二波发病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疫情过后,再发生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应该是不大了。